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引发公众刷屏,如何才能实现?目前大湾区有11个城市分布在珠江口的两侧,港珠澳大桥刚刚开通,过江都要走虎门大桥,拥堵的交通成了东西两岸交流的重要障碍。未来,这个障碍将随着另一项超级大工程的建成而不复存在,因为这里正在建设一条总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到中山),其难度堪比港珠澳大桥。Photo taken on March 13, 2019, shows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Shenzhen-Zhongshan Bridge. 深中通道于2016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全线通车。通道全长24公里,是一个“隧、岛、桥”集群工程,其8车道、时速100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深中通道(Shenzhen-Zhongshan Bridge)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majo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是粤东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建成通车以后,珠江东西两岸的通行时间将由2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和港珠澳大桥类似的是,深中通道也要途经伶仃洋,也是通过“东西人工岛”进行连接,同样要采用沉管技术(immersed tube methodology)。深中通道沉管隧道(immersed tube tunnel)工程比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还长1.2公里,宽两车道。受航运和空运等条件限制,深中通道设计采用了“东隧西桥”的设计方案,即在通道东侧采用隧道方式穿越通行(an immersed tunnel in the east section),西侧采用桥梁通行(a bridge in the west section)。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杨润来介绍,目前隧道正着手“海底接吻”(the connection of a tunnel end on an island with the first immersed tube,岛上现浇隧道与首节沉管对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杨润来表示: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结构是钢壳沉管隧道,为国内首次采用。还有很多新工艺、新技术,国内缺乏相应设计标准,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沉管隧道首节管节钢壳(the first steel shell tube of immersed tube tunnel)目前正在制造加工,预计上半年完成制造。按照计划,后续将运输至桂山岛预制场完成管节预制,我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且唯一一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联调联试,为今年底首节沉管安放做好准备。
鲜花
雷人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