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空巢青年?来一场“云陪伴”吧假期余额只剩一天了。明天开始你又要走出家门,离开家人的陪伴,回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回到独在异乡、无人照看的空巢生活。《好奇心日报》做过一次城市空巢青年的调查,你可以参考下面这张空巢元素表,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一位典型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在孤独这个问题上,人类一直面临着一个核心悖论。虽然极端孤独能带来令人不悦的结果(抑郁、自杀),但孤独也能使我们更好地观察身边的社会和世界。独自一人时,我们的感知力会更加敏锐,也能更好地掌控生活。尤为重要的是独自一人可以确保我们的生活完全属于自己。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历史事实,我们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孤独是通向美德、高尚和自我醒悟的唯一途径。而且这条路并不好走。而在数字生活的语境下,孤独与陪伴是一对共生的关系,你的独居生活可能充满其他形式的“陪伴”——你不需要无时无刻与他人产生物理上的共处关系,在网络能够连接到的地方,一小块发光的手机屏幕就与世界产生连接。所以独自一人也许并不苦大愁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己选择一个人待着、不与人产生亲密关系。想必这也是为什么旅行青蛙能够让人欲罢不能,呱儿子并不需要让你时时刻刻付出关怀,你们之间没有依赖和牵绊,彼此自由自在又能乐在其中。孤独正在变成一个逐渐受到关注的社会议题,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今年初任命了一名“孤独大臣”,完善孤独问题的相关政策。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在 2015 年,平均 4 个男性中就有 1 个在 50 岁前都没结过婚,女性则是每 7 个人中有 1 个“终身未婚”。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加剧了孤独,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更频繁使用社交网络的有更深刻的孤独感。如果你也是空巢青年的一员,又希望能够主动找到一些陪伴方式,我们整理了几个指南,从数字工具的角度出发——应用、游戏和互联网服务,通过虚拟世界的连接,它们能让你找到一些慰藉,或者找到和你一样孤独的青年一起“云陪伴”。最终这也是一个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和自己相处的问题。
鲜花
雷人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