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年偶然一次使用了“京东白条”。再次使用时,他发现“京东白条”存在一个“致命”漏洞——无需本人实名认证,也无需绑定银行卡,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就可以注册账号并赊账购物。
生于1996年的汪某,案发前是湖南湘潭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学的是化学专业。庭审后,他短暂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称,“最开始使用白条是正常购物,后来发现京东系统自身存在漏洞——实名认证可以直接跳过,不需要绑定银行卡,就可以面签。我觉得很好玩,像黑客一样。我就叫了一些人,我只提供操作方法,具体都有人负责。”
据天心区法院微信公号披露,2017年2月,汪某得知“京东白条”的赊购业务很容易通过审核,便从高校附近的网吧花200元,买到了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证,并据此登录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查询网站学信网,查询到他人对应学籍,申请了一个京东账号和“白条”业务。
随后,汪某叫上他的浏阳老乡张某,持他人身份证,来到他人对应的大学,找到了该学校的京东面签官,进行现场面签。简单问答后,张某顺利通过审核。汪某用此账号购买了一台6000余元的手机邮寄到张某留下的地址处。之后,两人把手机寄到深圳,以5200元的价格销赃获利。
据京东官网,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在京东网站使用白条进行付款,可以享受账期内延后付款或者最长24期的分期付款方式。在白条首页,有针对学生的专享优惠,在专门的学生专属通道,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学校所在地、学籍等信息。
参与办理京东白条诈骗案的一名律师告诉澎湃新闻,京东公司给每名大学生的赊账额度是8000元,非大学生为6000元。为推广其白条业务,京东公司在每所大学都派驻了专门的“面签官”,以审核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