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冰淇淋,人造奶油,包装的面包和很多加工食物中的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可能促进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以及代谢综合征。医脉通对相关内容整理编译,详情如下:
研究人员的侧重点是很多食物中会加入乳化剂,化学添加剂以改善质感,延长保质期。在小鼠试验中,他们发现乳化剂会改变肠道细菌的菌群构成,诱导肠道炎症发生。
这种炎症与使人衰弱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代谢综合征有关,这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风险。
经稀释在饮用水或者加入至食物的乳化剂喂养的小鼠,被发现会触发低级别肠道炎症和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例如血糖水平异常,体重和腹部脂肪增加。
研究发现,在小鼠遗传易感的条件下,消耗的乳化剂会增加结肠炎风险,酷似人类炎症性肠病。Benoit Chassaing(Georgia State大学微生物学家)表示在小鼠观察到的影响“很可能在人类中观察到一样的结果”。
该项研究涉及两种广泛使用的乳化剂,聚山梨酯80和羧甲基纤维素。研究人员正在计划人类研究,并且正在研究其他乳化剂。乳化剂在人造奶油,蛋黄酱,奶油酱,糖果,冰淇淋,包装加工食物和焙烤食品中使用。
炎症性肠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以促进炎症的方法进行。在给予乳化剂的小鼠中,细菌更容易倾向消化并浸润至密集的粘液层(沿着肠道并起保护作用)。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开始有上升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中叶,同一时间也是食品制造商开始广泛的乳化剂使用,研究人员说。
“我们在思考有一些非遗传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可能会解释这些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增加,”Andrew Gewirtz(Georgia州免疫学家)说。“我们认为,乳化剂是一个候选因素,因为它们无处不在,而且随着它们使用疾病也平行地增加。但是,我们更为惊讶的是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程度。”
医脉通编译自:Study Links Common Food Additives to Crohn’s Disease, Colitis,Medscape,February 26,2015